近日,記者從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冷湖工業園區管委會了解到 ,國際小行星委員會(WGSBN,亦稱國際天文學會小天體命名工作組)12日正式向外界公布,將臨時編號2015 BL563的主帶小行星正式以“冷湖”命名。據了解,國際小行星委員會將這顆小行星永久編號為592710,名字Lenghu。2011年3月29日,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盱眙天文觀測站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冷湖星是一顆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主帶小行星。軌道半長軸為2.67天文單位,軌道偏心率為0.11,軌道傾角為17.63度。冷湖星繞太陽公轉軌道周期為4.37年,絕對星等為17.05等。
位于中國柴達木盆地西北邊緣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的冷湖鎮,擁有世界級的天文觀測條件。近些年,國家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等,紛紛將望遠鏡落戶冷湖賽什騰山,總投資超百億。
2021年8月18日,國際科學期刊《自然》主刊在線發布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重大科學進展,研究團隊經過3年連續監測,數據顯示:冷湖臺址的光學觀測條件比肩國際一流大型天文臺。
目前,冷湖正與國家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等合作,在冷湖成立了“紫金山天文臺多應用巡天望遠鏡陣冷湖運維中心”“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國家天文臺工作組”等基地,力促冷湖天文臺址的國際合作和開放,吸引國際領先的觀測設施落戶,使之成為國際光學天文研究的重要基地,使冷湖成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培育原創性科學成果的重要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