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由中國工程院、自治區科協共同組織開展的“院士新疆行”活動現代農業調研組的院士、專家們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考察調研,并就當地如何更好地發展現代農業提出建議。
當天一早,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包振民和農業領域的專家一行走進第二師二十九團調研了溫室大棚羅非魚高產高效養殖項目、香梨主干結果示范園和機采棉“干播濕出”示范田項目。詳細了解項目的實施情況,并與項目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就項目今后的發展給出了專業建議。
在博古其鎮,包振民院士對溫室大棚養殖羅非魚項目給予肯定:“設施化大棚水產養殖效益可觀,產業有前景、有潛力,設施化養殖項目雖然才起步,但已經展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span>
7月14日,包振民院士一行在博古其鎮調研溫室大棚羅非魚高產高效養殖項目。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王昕攝
在調研二十九團二連香梨產業時,鄧秀新院士詳細詢問當地香梨生產成本、管理模式、儲藏方式、分級篩選、品牌管理等細節,并建議,種植戶應在香梨的分級篩選上做得更細,除了考慮果型大小之外,還要做好色澤、糖度的分級篩選,要把好果品賣出好價格。
7月14日,在調研二十九團二連香梨產業時,鄧秀新院士通過拍照記錄、與種植戶交流等方式,詳細了解了當地香梨產業發展情況。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王昕攝
當天下午,鄧秀新、包振民、陳學庚、尹飛虎院士一同前往二十七團四連、十連就鹽堿地改良開展專項調研。尹飛虎院士肯定了這兩處鹽堿地改良的做法,他評價說:“新疆特別是南疆地區鹽堿比重高的區域,采用這種鹽堿地暗管排鹽是一項比較好的措施?!?/span>
7月14日下午,鄧秀新院士和尹飛虎院士在二十七團四連鹽堿地改良項目基地對鹽堿地改良技術進行交流。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王昕攝
作為基層科技工作者代表,第二師農科所黨委書記、所長劉艷對這次“院士新疆行”活動抱有很大的期望,她告訴記者:“作為基層科技工作者,理論水平包括見解見識存在很大差距。通過今天與院士和專家的深入探討,感覺很有收獲?!?span style="font-family: 宋體, SimSun; font-size: 18px;">(記者 冉虎報道)